11 月 13 日的厦门海滨,当最后一名铁三参赛者跑向终点区时,等候在赛道两旁的观众和近 200 名工作人员,一路为他加油、呐喊,陪着他完成最后的冲刺。此时,夜幕低垂,距离早上 9 点 30 分,第一批男子职业选手跃入水中,已过去九个半小时。至此,2016 厦门银行 IRONMAN 70.3 厦门站圆满落幕。
IRONMAN 70.3,由天然水域游泳( 1.9 公里)、公路自行车( 90 公里)、半程马拉松( 21 .0975 公里)三个项目,按顺序组成,运动员需要一鼓作气赛完全程。这样的赛事,除了对运动员的考验,对主办城市也有着近乎于苛刻的高标准要求——不仅考验地方政府的赛事保障能力,更考验城市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市政管理、城市文化、市民素质、国际化程度等综合因素。用世界铁人公司技术官员的话来说,“能够举办铁三赛事,是对主办城市综合素质的最高检验”。
这次赛事共计有来自 57 个国家和地区的 2179 名选手参赛。在各类媒体的赛后报道中,参赛选手无一不对厦门站的比赛表示出赞扬,很多选手甚至表示这是他们参加过的赛事体验最好的铁三比赛(除了多数人并未参加过的铁三圣地夏威夷 KONA 岛)。
厦门第一次举办 IRONMAN 70.3 就广受好评,除了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更重要的是由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赛事组委会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在赛道、游泳水域精心选择和整治美化,并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赛事的全力保障。而这一些,是九个半小时里看不到的,需要全面且细致的规划,本届赛事投入的所有岗位的工作人员(含志愿者)与参赛选手的比例约为 6 : 1 。
2016 厦门银行 IRONMAN 70.3 厦门站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万达文化产业集团主办、厦门市体育局、万达体育有限公司、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承办,执行单位为世界铁人公司和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厦门市体育局牵头协调联系组委会各部门及万达体育、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世界铁人公司,为赛事前中后提供了高水平的保障和服务。
其中,厦门文广体育主要承担本地市场招商,社会专业志愿者招募,配合卫计委提供医疗保障,配合公安交警部门提供安保、道路保障及赛道隔离,在厦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对接本地媒体宣传,配合铁三组委会对接各个保障单位及万达体育、世界铁人公司等工作。
“全程封闭的赛道,高规格的安全保障”
与国外开放的自行车赛道不同的是,2016 厦门银行 IRONMAN 70.3 厦门站实行全程封闭,确保选手在骑行过程中不受路人的影响,以最快速度完成比赛。
经过公安和交警支队的现场勘测,确定赛道隔离方案后,骑行道和跑步道沿线在 11 月 9 日开始布置隔离,直至 11 月 12 日中午全部完成;比赛当日早上 8 点后,赛道所经过的路口开始封闭,禁止无关车辆通行(戳此回顾)。据统计,赛道全程共布置隔离硬铁马 30 公里,比赛地点所在的思明区与湖里区共临时封闭路口 311 个。
为了保障赛事顺利举办,同时也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文广体育特邀请厦门市交通研究中心对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进行研究分析,细化管控方案。比赛期间,公安和交警根据赛事实际进程,适时分段恢复了交通。公交集团为此也更改调整了部分公车的路线。
2016 厦门银行 IRONMAN 70.3 厦门站,公安交警保障系统提供了包括市公安局、八个分局、刑侦、反恐、边防、武警、交警特勤大队、两个交警大队等 20 几个单位共 2430 名警力及 600 名协警,在主会场及赛道附近执勤,强力保障了赛事现场秩序与治安。
市政园林局给沿途工作人员提供了移动厕所。公路局对赛事沿途的绿化进行美化、清洗赛道。会展中心、会展酒店提供了主会场和无微不至的服务。此外,气象局、电信、电业也为赛事的顺利举办和直播做了许多工作。
水域方面,海洋渔业局协调海警、边防、海事等部门,为游泳海域进行警戒,监测水域、保障水域安全和清洁。在中国救生协会指导下,由厦门游泳协会组织 92 名救生员,共出动 30 艘 IRB(动力救生艇)、35 块桨板全程保障,成功完成游泳救生安全保障工作。
比赛期间,由市体育局、公安交警、卫计委、万达公司、文广体育、国网电力等单位成立联合指挥中心,通过赛道监控指挥车、120系统及其他监控手段对现场发生的事故及时反应,统一调度,保障赛事流畅进行。
“厦门首批铁三裁判诞生”
作为一项规则严谨的赛事,裁判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 IRONMAN 70.3 首次进入厦门,本地尚未有裁判资源储备,文广体育在市体育局的支持下,于 9 月 10 日至 11 日举办了厦门首届铁三裁判培训。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田径国家级裁判、铁人三项国际级裁判、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强对参与的 43 名学员进行授课,让他们更透彻了解铁人三项赛事的规则。
比赛当天,其中 22 人成为本次赛事的裁判志愿者,他们在经过本次执裁工作之后,将取得二级裁判员证书,成为厦门首批铁三裁判。其余则参加比赛或作为志愿者为参赛者提供服务。
“提供让选手安心比赛的医疗保障”
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医疗保障至关重要。无论职业选手还是业余选手,都有可能因为比赛当天的现场条件或自身的身体状况异动而出现不适,轻则退赛,重则产生严重后果。在首位女子泳手上岸后不久,一名男选手被医护人员匆匆抬进了救护站;而在跑步项目中,原本一直保持领先的女子选手也发现身体不适,向赛道旁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求助。
按照组委会的安排和部署,本次赛事起终点处的医疗救护站共安排了 12 名医生、10 名护士、65 名康复保健医生、护士;游泳项目配备两组医务人员随船出海;陆上赛道共设置 6 个医疗救护点,每个点配备医生 4 名(其中一名必须为心血管内科)、护士 2 名,全程共有 12 部救护车和 1 架医疗救护直升机随时待命。其中厦门市曙光救援队和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参与了主会场应急救援。
另外,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还在校内征集了 200 名医疗志愿者,协助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
在赛道上、在终点处,除了及时的补给,医疗保障团队无疑是选手们最安心的所在。
“选手们的贴心小棉袄”
如果说以上这些单位与人员都是一项大赛的基础保障,那守护在全程赛道两旁、细心服务参赛者的志愿者,就是最贴心与柔软的存在。
志愿者服务,贯穿了整个赛事过程,甚至比赛开始前,就有一批志愿者开始做赛前准备工作了。11 月 12 日,运动员陆续抵厦,自行车与装备袋提前存放于转换区,志愿者须一一核对并且确保选手的手环牌、自行车牌号、装备袋牌号一致,自行车牌号与车架号、装备袋牌号与装备袋位置号也分别一致。
到了赛事当天,志愿者工作就涉及到每个角落了。比如终点线附近的广告横幅旗子摆设,比如运动员车辆状况的检查,比如换项区秩序的引导、运动员物品的存取等,比如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的饮用水、水果、干粮、毛巾和洗浴用水等物品的准备,比如运动员沿途所需要的饮用水、急救站的供给等,比如赛事途中秩序的维护、运动员发生紧急情况的应对……
服务此次赛事的志愿者,包括赛道安保志愿者 7000 人,竞赛志愿者 1220 名。其中由厦门团市委招募的志愿者共 764 名(其中来自厦门大学564 名,来自医高专200 名),由文广体育招募的社会志愿者共 447 名(其中竞赛志愿者 399 名,组长 48 名)。这其中来自厦门的跑团、铁三俱乐部、骑行俱乐部共 16 个团队计 240 人负责 4 个跑步补给站和 2 个自行车补给站。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跑者,团市委和文广体育在赛前相继给志愿者进行了十余场培训,从公共知识与专业素养、现场急救、医疗保障等各方面,补充、提高志愿者的知识储备和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文广体育也投入了一定成本,为志愿者提供了足够的后勤保障。
一场赛事的成功举办,其实需要投入数倍于参赛选手的人力,用充沛的物资来应对任何一点突发状况,也暂时调整了这座城市运作的方式与步调。这些幕后工作人员,也是这个赛事和这个城市的英雄。